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需遵循 “基层处理→喷涂作业→后续处理” 的核心流程,关键在于控制喷涂厚度与基层平整度,确保保温效果和附着力。
一、施工前准备
材料准备:准备双组分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(A 组分:异氰酸酯;B 组分:多元醇组合料)、界面剂、抹面胶浆、耐碱玻纤网格布、锚固件等。
基层处理:
清除外墙基层(混凝土、砖墙等)的灰尘、油污、空鼓等杂物,修补裂缝和凹陷,确保基层平整、干燥(含水率≤8%)。
若基层平整度偏差较大,需用水泥砂浆找平,养护至强度达标。
工具准备:高压无气喷涂机(需匹配聚氨酯材料粘度)、喷枪、搅拌设备、厚度检测尺、卷尺、脚手架(或吊篮,确保作业安全)。
二、核心施工步骤
1. 喷涂界面剂(可选,增强附着力)
对基层均匀涂刷或喷涂专用界面剂,待其干燥(通常 1-2 小时,具体看产品说明)后再进行保温层喷涂。
2. 聚氨酯硬泡喷涂作业
试喷调试:施工前先在小面积样板上试喷,调整喷涂机压力(通常 A、B 组分压力一致,约 15-20MPa)、喷枪距离(30-50cm)和移动速度,确保喷涂泡沫密度(≥35kg/m³)、泡孔均匀度符合设计要求。
分层喷涂:
首遍喷涂厚度控制在 10-15mm,避免单次喷涂过厚导致泡沫收缩或脱落。
待首遍泡沫固化(通常 20-30 分钟,触摸不粘手)后,进行下一遍喷涂,直至达到设计保温厚度(一般外墙保温厚度为 30-80mm,需按节能计算确定)。
喷涂过程中,喷枪需匀速移动,避免漏喷、堆料,阴阳角、门窗洞口等部位需加强喷涂,确保无死角。
3. 保温层修整
喷涂完成且泡沫完全固化(通常 24 小时后),用壁纸刀或专用打磨机修整表面,去除突出部分,使保温层表面平整度偏差≤5mm/2m。
三、后续防护处理(确保耐久性)
抹面防护层施工:
第一道抹面胶浆:在保温层表面均匀涂抹 1-2mm 厚的抹面胶浆,立即压入耐碱玻纤网格布(网格布搭接宽度≥100mm,门窗洞口周边需附加网格布),确保网格布无褶皱、无外露。
第二道抹面胶浆:待第一道胶浆初凝后,再涂抹 1-2mm 厚抹面胶浆,总厚度控制在 3-5mm,表面收光平整。
锚固件固定(可选,增强安全性):
若设计要求,在抹面胶浆初凝前,按间距 500-800mm(梅花状布置)植入塑料锚固件,锚固件深入基层≥50mm,尾部嵌入保温层内。
成品养护:
抹面防护层施工完成后,需养护 7 天(常温),避免暴晒、雨淋或撞击,确保强度达标。
四、关键质量控制点
厚度控制:每遍喷涂后用厚度检测尺检查,总厚度需符合设计要求,偏差≤±5mm。
密度控制:随机取样检测泡沫密度,需≥35kg/m³(导热系数≤0.024W/(m・K))。
附着力:保温层与基层附着力≥0.15MPa,抹面层与保温层附着力≥0.1MPa。
环境要求:施工温度 5-35℃,风速≤5m/s,雨天或基层潮湿时禁止施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