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施工前准备
1.材料与工具准备
真空保温板:厚度通常为20-60mm,导热系数≤0.008W/(m?K),真空度≤1Pa,面板抗压强度≥0.3MPa,边缘密封层无破损。
配套材料:专用粘结砂浆(粘结强度≥0.1MPa)、抹面砂浆(压折比≤3)、耐碱玻纤网格布(断裂强力≥1250N/50mm)、锚栓(有效锚固深度≥50mm)。
工具:搅拌器、靠尺、锯齿抹子(齿深6-10mm)、电动螺丝刀、裁板刀、密封胶枪。
2.基层检查与处理
基层表面平整度误差≤5mm/2m,用水泥砂浆修补空鼓、裂缝,油污、脱模剂需用砂纸打磨清除。
混凝土基层含水率≤10%,砌体基层需养护≥28天,确保基层坚实、干燥、清洁。
1.弹线定位与排板设计
用墨斗弹出水平、垂直基准线,按保温板尺寸(常见1200mm×600mm)排版,阴阳角处需错缝搭接,门窗洞口周边保温板需整板切割,避免小块拼接。
2.粘结砂浆施工
砂浆配比:粘结剂:水=4:1(重量比),搅拌至无结块,静置5分钟后二次搅拌。
粘贴方式:
满粘法:适用于高度≥24m的建筑,用锯齿抹子在保温板背面满涂砂浆,厚度3-5mm,刮出条纹状;
点框法:适用于高度<24m的建筑,沿板边缘涂抹宽50mm、厚10mm的砂浆框,中间抹直径100mm、间距200mm的砂浆点,粘结面积≥50%。
3.保温板粘贴与固定
粘贴时轻揉挤压,确保板缝≤2mm,相邻板高差≤1.5mm,用靠尺校准平整度;
粘贴24小时后安装锚栓:每平方米≥6个(高层建筑≥8个),距板边缘≥100mm,锚栓深入基层墙体≥50mm(混凝土墙可用膨胀螺栓,砌块墙需用尼龙锚栓)。
4.板缝处理与密封
板间缝隙用专用密封胶填充,避免真空层漏气;阴阳角处用L型金属护角或网格布加强,护角宽度≥200mm。
5.抹面砂浆与网格布施工
第一遍抹面砂浆厚度2-3mm,立即压入网格布,确保网格布无褶皱、空鼓,搭接宽度≥100mm;
门窗洞口周边网格布需翻包100mm,二层网格布覆盖第一层,总抹面厚度5-7mm。
6.饰面层施工
抹面砂浆干燥7天后可施工涂料或面砖(面砖需额外增加锚栓密度至每平方米≥10个),涂料需选用弹性涂料,避免开裂。
三、关键技术要点
1.真空层保护
运输与存放时严禁重压、碰撞,堆放高度≤1.5m,避免阳光直射;切割时用专用裁板刀,防止边缘密封层破损。
2.节点处理规范
门窗洞口:保温板伸出洞口边缘50mm,用密封胶填充缝隙,外侧做滴水线;
穿墙管道:管道周围预留10mm缝隙,用防火密封胶填充,外侧包裹网格布加强;
勒脚部位:保温板延伸至散水坡以下50mm,用金属托架支撑,底部抹防水砂浆。
3.安全与防火要求
高空作业需搭设双排脚手架,作业面满铺脚手板,安全带固定于独立生命绳;
真空保温板虽为A级不燃材料,但施工时需远离火源,锚栓钻孔时避免火花引燃周边材料。
四、质量验收标准
主控项目
保温板粘贴强度:现场拉拔试验≥0.1MPa(与基层),≥0.08MPa(与保温板);
锚栓锚固深度:实测值≥50mm,数量符合设计要求。
一般项目
表面平整度:≤4mm/2m(用靠尺检查);
板缝高低差:≤1.5mm,接缝直线度≤3mm/5m;
网格布铺设:无外露、褶皱,搭接宽度达标。
五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
问题原因解决方法
保温板空鼓粘结面积不足/基层不平整增加粘结砂浆用量,基层找平后施工
板缝漏气密封胶填充不饱满清理板缝后重新打胶,确保密封层连续
抹面开裂网格布搭接不足/砂浆厚度不均严格控制搭接宽度,分两遍抹面
六、环保与节能要求
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保温板碎屑需集中回收,避免污染环境;
完工后需进行热工性能检测,外墙传热系数需符合当地节能标准(如北方地区≤0.3W/(m??K))。
通过以上工艺规范,可确保外墙真空保温板的保温效果与结构安全性,实际施工需结合工程设计图纸与《真空绝热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》CECS396:2014进一步细化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