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施工准备阶段
1.材料与工具准备
主材:真空保温板(常用规格600mm×1200mm×30-50mm,真空度≤1Pa)、专用粘结剂(导热系数≤0.04W/(m?K))、锚栓(不锈钢材质,有效锚固深度≥50mm)、耐碱网格布(断裂强力≥1600N/50mm)。
辅材:硅酮耐候密封胶、膨胀聚乙烯泡沫棒、界面剂、抹面砂浆(柔性,压折比≤3.0)。
工具:专用锯齿抹刀(齿深6mm)、真空度检测仪、靠尺、切割锯(配备防尘罩)、冲击钻。
墙面平整度≤5mm/2m,垂直度≤10mm/全高,基层含水率≤10%,pH值≤10;
空鼓、裂缝需用聚合物砂浆修补,凸起部位打磨平整,油污、脱模剂用砂纸打磨清除。
二、施工工艺流程
1.弹线排版与裁剪
排版原则:从勒脚开始自下而上水平铺贴,阴阳角处板缝错缝≥300mm,门窗洞口周边板需整板切割,非标准板宽度≥200mm;
切割要求:使用专用切割锯沿板材纤维方向裁切,切口需平整无毛刺,边缘裸露部位立即用密封胶涂刷密封(防止漏气)。
2.粘结剂施工
涂抹方式:采用“点框法”或“条粘法”,粘结面积≥板面40%:
点框法:沿板边缘抹50mm宽粘结剂,中间按梅花形布置直径100mm的粘结点,厚度10-15mm;
条粘法:用锯齿抹刀沿水平方向抹宽50mm、间距100mm的粘结条,厚度8-10mm。
注意事项:粘结剂需在2小时内用完,板侧边严禁涂抹粘结剂(避免堵塞排气孔)。
3.保温板粘贴
就位固定:将板轻压粘贴于墙面,用靠尺校准平整度,相邻板高差≤1.5mm,板缝≤2mm;
错缝要求:上下排板错缝1/2板长,墙角处板应交叉互锁(如L形板),防止垂直通缝。
4.锚栓固定
锚固时机:粘贴24小时后进行,每平方米不少于6个锚栓(高层建筑≥8个),梅花形布置;
锚固深度:基层为混凝土时,锚栓进入基层≥50mm;加气混凝土墙需先用专用膨胀管预处理;
注意事项:锚栓位置距板边缘≥100mm,钻孔时防止板材破损,锚栓帽需与板面齐平。
5.板缝与节点处理
板缝密封:板间缝隙用泡沫棒填充后,表面打5mm宽硅酮密封胶(需选用低模量、高弹性型号);
阴阳角处理:阳角处贴200mm宽网格布,阴角贴150mm宽网格布,用抹面砂浆压实;
门窗洞口:洞口四角加贴200mm×300mm斜向网格布,保温板边缘做50mm宽翻包处理,外侧用密封胶封边。
6.抹面层施工
底层砂浆:粘贴网格布前,先抹3-5mm厚抹面砂浆,随即压入网格布(搭接宽度≥100mm),严禁网格布干贴;
面层砂浆:待底层砂浆初凝后(约2小时),抹2-3mm厚面层砂浆,确保表面平整,养护7天以上。
三、特殊部位施工要点
1.勒脚与变形缝
勒脚处保温板底部做200mm高防水砂浆泛水,顶部用金属托架支撑;
变形缝两侧保温板留10-20mm间隙,填充防火岩棉后用金属盖板覆盖,边缘密封胶防水。
2.穿墙管道
管道周围预留50mm宽缝隙,填充防火密封胶,外侧加设直径≥200mm的圆形网格布,抹面砂浆包裹成圆锥台状。
3.女儿墙
女儿墙内侧保温板延伸至压顶下,顶部用金属盖板防水,压顶找坡≥5%,防止积水。
四、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
1.关键工序检查
粘结强度:粘贴48小时后用拉拔仪检测,粘结强度≥0.1MPa(与基层);
真空度:施工前抽检5%板材,真空度≤1Pa,安装后用超声波检测仪抽查板缝密封性;
保温层厚度:用探针检测,偏差≤±5%设计值。
2.常见质量问题处理
板缝漏气:若检测到真空度异常,立即拆除板材,更换新板并加强密封胶施工;
抹面开裂:铲除开裂层,加铺一层网格布后重新抹面,施工时控制每层砂浆厚度≤5mm。
五、安全与环保要求
板材搬运:采用专用托架竖放运输,禁止平压或撞击,存储时离地≥200mm,覆盖防雨布;
施工防护:高空作业需搭设双排脚手架,操作人员佩戴安全带,切割板材时佩戴防尘口罩;
环保措施:废弃板材需集中回收,切割粉尘需用吸尘器收集,避免污染环境。
六、行业标准参考
《真空绝热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》CECS396:2014;
《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》GB50411-2019。
合肥真空保温板安装的核心是防止真空层破坏,从排版到密封的每一步均需精细化操作。与传统保温材料相比,其对施工精度要求更高,尤其需关注板缝密封、锚栓锚固深度和节点防水,建议由专业团队施工并做好全过程质量监控,以确保保温性能和使用寿命。